脉络洞察 | medomino

精准营销基础设施系列 | HCP标签体系+标签平台

HCP360 产品能力 标签平台
秦峥 2023-11-24

摘要:

某MNC BU Head在一场数据项目启动会上直言,给客户赋能,首先需要精准识别不同的客户。

“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信息传递是一直以来希望推动的方向。数字化近几年的预热、找方向、试错,发现无差别信息推广缺失针对性,效率低。业务希望给客户赋能,需要识别客户的不同,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源,以便有清晰准确的画像来识别客户,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递,使得客户更容易接受。现在对于应该发多少,发给谁,都不确定,数据项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”

某MNC BU Head在一场数据项目启动会上直言,给客户赋能,首先需要精准识别不同的客户。


01 求而不得的精准客户细分

在药械领域,大家都投入了海量的精力去构建营销策略,有了完整的患者流,客户旅程。多年的努力拿到了充分的证据,每一步都设计的完美,逻辑清晰。但是最后一个问题是:谁是那些客户?并不是不知道客户是谁,而是不知道具体某条策略对应的细分客户群是谁。

某司的一条策略是,针对二线城市的核心医院+心内科+高年资主治医+观念阶梯是“试用”的客户群体,投以XXX内容,邀请参加城市巡讲。通常的做法,是找市场部和销售管理沟通,布置任务,同时带着资源交给一线的同事;一线的同事再基于自己的认知,推荐一些客户参与活动,消耗资源。


这种方式的问题显而易见——它是主观的,高度依赖于个人的认知,难以客观度量,局限性不言而喻。并且因为其不透明性,策略落地效果的进一步改进也缺少头绪——是策略不对?还是对应的客户来的不对?

如果有一个设计良好的智能标签平台,这个需求可以被转化为一系列标签:擅长xx领域(而不再是宽泛的科室)、在XXX医院工作(而不是描述性的核心医院)、担任主治医师大于3年(而不是定性的高年资)、观念处于“试用”阶段(推荐阅读《大数据挖掘医生观念,助力自身免疫病生物制剂成功上市》。通过这些标签的组合,市场部同事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符合要求的客户,再具体到个体客户,形成任务并下发执行。这样的话,不仅能让资源的分配更加精准,就连策略的落地都会更加清晰准确,后续的调整优化也有据可依。

这个案例揭示了准确识别客户的挑战所在:业务的实际需求和特征,通常是复杂且多维的,难以用传统方法进行准确描述和寻找。直到智能标签平台等技术的出现,这些技术提供了客观、量化、多维的方式来理解客户,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,取得竞争优势。


02 准确客户细分: 智能标签平台的力量

脉络洞察智能标签平台,可以对HCP进行精确分类,再通过这些标签迅速、准确地按需细分具有特定特征的HCP人群。


该平台主要由两个核心组成部分构成:

(1)一套符合业务需求的标签体系

标签体系通过各种标签来描述HCP的特征,需要考虑数据可及性和业务需求。标签体系的设计是一个非常体系化的工作,往往决定了后续标签平台的业务价值,炫酷的、天马行空的标签体系无法与业务实际需求结合,最终会成为空中楼阁;

(2)一个灵活而强大的管理平台

管理平台则提供了对这些标签的全面管理,包括自动更新、编辑、组合新增、基于标签圈选人群的功能等,这就是智能标签平台的基本概念。


03 构建卓越的智能标签平台:最佳实践指南

数据是智能标签平台的基石

标签是基于各类数据通过一定的规则或算法抽象出来的具体特征,丰富多维的数据是智能标签平台的基础。除了企业HCP主数据和各类渠道行为数据外,一般会集成外部的客观数据,形成更丰富、立体的标签。

低质量的数据,就是大家常说的GIGO(Garbage-In-Garbage-Out),踩过坑的都懂。

业务价值驱动的标签体系设计:个性化需求的完美匹配

脉络洞察在和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,梳理了一套完善的标签体系,该体系既包含HCP静态属性,也包含HCP动态特征;既包含HCP个人标签,也包含HCP群体标签;既包含HCP内部数据的行为特征,也包含基于外部数据形成的客观标签;既包含HCP和企业的互动关系,也包含HCP和行业其他企业互动合作的情况。

以该体系为基础通用框架,再结合业务访谈,深入了解业务场景,进行个性化调整,最大程度贴合业务需求,而且通过体系化的建设,会很方便梳理标签,不会遗漏有价值的标签特征。在数据完善的情况下,基于该标签体系设计的标签分类,通常可以在260~300个,对应的标签特征可达近10万。


最近的一个HCP标签体系项目中,脉络洞察交付的标签体系拓展了其原有的标签体系:


标签管理平台的智能设计

为了发挥标签体系的能力,需要灵活而强大的管理平台。脉络洞察智能标签平台具备4个明显的特征:

  1. 业务友好  标签平台的最终用户是业务团队,逻辑清晰,流程简便,用语贴近业务场景,才能让业务人员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,积极拥抱新的决策方式。
  2. 省心  所有标签一站式托管,随着数据自动更新,自动计算,无需人工干预。
  3. 灵活且强大  对于计算类的标签,支持灵活的配置标签值、标签阈值、数据时间范围等等,除了标签体系自身的标签外,智能标签平台支持基于这些标签,通过灵活的条件组合,形成新的标签,进一步提升应用能力。
  4. 让赋能下游变得简单  通过标签特征的组合,可以快速、准确地定位目标人群,该功能除了在智能标签平台使用,还支持API或页面嵌入的方式赋能下游业务系统。例如数据看板,基于标签平台的能力可以快速圈选出目标人群,查看该人群的可视化数据。


04 用户视角下的智能标签平台

智能标签平台目前已经和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落地,某头部器械企业副总裁评价,智能标签平台的项目,是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堪称“务实”的落地项目;而某器械类IT高级总监则定义,是以数据为基础,在“巨人的肩膀上”开启数字化转型“新元年”。

欢迎联系我们,申请产品试用!

更多精彩文章

了解更多